太原土壤

太原土壤

节 太原土壤的分布规律和发育趋势

太原所处的纬度区域海陆位置和成土环境条件,导致了土壤分布和发育趋势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形成了较多的土壤类型。按土壤的成因,一般可分为地带性土壤、山地土壤和隐域性土壤三大类。

一、地带性土壤类型

太原处于我国亚热带森林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的中间地带。从海陆位置看,它位于沿海湿润区向内陆干早区过渡的地位。因而太原看不到沿海湿润的茂密森林,又缺乏稀疏的草原。它既有南方森林气候和植被的特点,又有北方草原气候的性质。因而在这个地区生长的森林草原是不稳定的,主要是早生叶阔叶林和灌丛,这些植被一旦被破坏,随之而起的次生灌木草原植被则较为稳定。在这种环境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地带性土壤为褐土。褐土为太原的主要地带性土壤,也是农业利用较为理想的土壤。它广泛分布于二级阶地以上的各级阶地、丘陵和低山一带。

二、隐域性土壤类型

太原隐域性土壤分布在河谷平原及山间沟地常见的有沼泽土和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河漫滩地上和山前交接洼地一带。沼泽土多见于地势低洼,季节性积水或地下水达于地表的地方,属于水成型土壤。而草甸土多分布河流两岸高漫滩和一级阶地上,地表生长耐湿的草甸为主,属于半水成型土壤。在地下水达到临界深度以上,蒸发强烈和地下水矿化度高的地方,则形成不同类型的盐渍化土壤。在太原各地的地带性土壤中,沼泽土、草甸土、盐渍土多以斑点状或条带状散布或复域分布。

三、山地土壤类型

在不同的纬度和基带壤条件下,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从而影响了生物、气候等成土因素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土壤。太原土壤垂直地带谱的建谱类型常随基带土壤的不同而呈有规律的分布。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材料,太原的基带土壤褐土区,垂直带谱海拔26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2100米至2600米为山地棕壤, 1750米—2100米为淋溶褐土,1100米至1750米为山地褐土。

四、土壤分布规律和发育趋势

太原土壤的水平分布规律和发育趋势以及垂直分布规律和发育趋势如下∶

(一)水平分布规律(由低地向高地)是

沼泽土、浅色草甸土(或盐化浅色草甸土)、草甸褐土、淡褐土

(二)垂直分布规律(由高海拔向低海拔)是∶

山地草甸土、山地棕壤(或山地生草棕壤)、山地淋溶褐土、山地褐土、土性土、淡褐土

 

第三节 主要土壤类型

太原土壤错综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类型

一、山地草甸土

山地草甸土因主要分布在阴坡或山顶比较低洼潮湿的地方。分布地势较高,故生长季短,多作为夏季的天然牧场。在太原,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娄烦县盖家庄乡的赫赫岩山的山顶平台。其分布海拔高度在2600米以上,其下限为山地棕壤。这类土壤由于分布地势高,因而气候寒冷,结冰期长,蒸发量小,相对湿度较大,尤以夏天为甚。这里植被生长期短,约1-3个月。植物种类以耐湿的莎草科,苔藓类植物为主。该类土壤发育层次明显,由于气温低,土壤常年处于冰冻和潮湿的状态下,有机质分解极为缓慢。土层中有机质含量丰富,表层可达8-9%,心土层为4 %左右,碳氮比(N/C)为10-11。

二、山地棕壤

山地棕壤多分布在山坡山顶,因此,有机质厚薄不一,主要决定于林地的疏密情况。有些地方土层较深厚,可达60-70cm。根据山地棕壤的发育程度和剖面性状特征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山地棕壤、山地生草棕壤和地棕壤性土等三个亚类。山地棕壤绝大部分未被开垦利用,是太原的主要林地土壤。在太原,山地棕壤主要分布在娄烦、古交等海拔较高的赫赫岩山、云顶山、铁丝沟山岩等山地,以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次生林或残存林区,海拔高度大致在2100-2600米之间。山地棕壤所处地势较高,气温较低而潮湿,植物生长茂密剖面以棕色或黄棕色为主,表层有一枯枝落叶层,厚约 5cm左右。其下面为腐殖质层,厚约15-20cm,颜色较暗,土层经常保持潮湿状态

三、褐土

褐土是太原分布面积最广的一个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汾河二级阶地以上的广大地区。自然植被以旱生森林灌木丛和草本类为主,除山地植被多为自然植被外,一般均为农作物所代替。褐土分布区,水热条件较好,农作物均可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这类土壤的分布上,由于水热条件、植被条件、地形条件,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土体结构和性状特征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局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和发育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淋溶褐土、山地褐土、褐土性土、淡褐土等亚类。

(一)山地淋溶褐土

山地淋溶褐土因分布地势较高,是太原主要的林业和牧业基地。受海拔高度和地形的影响,太原这类土壤主要分布在娄烦盖家庄、古交岔口,阳曲的杨兴以及晋源区的晋源镇的海拔1750米以上的庙前山,孤爷山,柳林尖山、云顶山等山地。该亚类分布在山地棕壤的下限,有时与山地棕壤呈复域分布,自然植被生长茂密,阳坡复盖度一般达50%,阴坡达60%以上。

(二)山地褐土

山地褐土绝大部分未被开垦利用,是太原主要的牧业和林业用地。山地褐土是太原分布面积最广的山地土壤。广泛分布于海拔 1000米以上的土石山区。一般分布在淋溶褐土之下,有时与山地淋溶褐土呈复域分布。山地褐土成土母质种类有花岗岩、石灰岩、砂页岩、黄土。其植被组成多为次生林或灌丛草本,主要有油松、赤桦、酸枣、黄刺梅、荆条,蒿属、狗尾草等。复盖度一般为50-60%。地表常有薄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有灰褐色的腐殖质层。

(三)褐生性土

褐土性土目前是太原主要的粮田和果园用地,主要分布在三级阶地以上的黄土丘陵低山及洪积扇裙地区。海拔高度在 900-1000米之间。母质多为黄土和洪积物,由于分布地势较为平坦,土体内外排水良好,成土过程不受地下水影响,绝大部分已被垦为农田,仅有少数自然植被散见于田埂,地边上,多以旱生的草灌为主,有龙须草、苦菜、野艾、狗尾草、酸枣甘草、黄刺梅、蒿属等。此土壤耕性良好,适耕期长,耐涝而不耐旱,吃水快易蒸发,发小苗不发老苗。

(四)淡褐土

淡褐土是太原主要的粮菜基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方便,肥力较高,同时又有一定的灌溉条件。主要作物有蔬菜、小麦、玉米等,多为一年二作或二年三作。

淡褐土主要分布在太原小店的黄陵、阳曲县的侯村、黄寨大孟以及尖草坪的上兰、向阳、新城等的二级阶地和一级阶地的较高地段。

四、草甸土

草甸土是太原冲积平原中水分良好,肥力较高的土壤,是重要的农业用地之一。

草甸土主要分布在现代河流两岸的河谷平原或局部地势低洼地区,是受生物、气候因素影响较小的一种隐域性土壤。成土过程主要受地下水影响,地下水位一般在1.5-2.5米之间,潜水流动较为通畅,水质较好,在季节性干旱和降水的影响下,地下水上下移动,使底土处于氧化还原的交替过程中,于是剖面中有明显的锈纹锈斑,成土母质为近代河流沉积物,质地差异较大,层次明显。

草甸土根据其附加的成土过程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等亚类。

(一)浅色草甸土

在太原,浅色草甸土广泛分布于汾河冲积平原阳曲、古交、娄烦等县区的泥屯河、杨兴河、屯兰川、大川等河流的河槽也有零星的小面积。

浅色草甸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水分充足, 肥力较高,多已开垦农田是粮食、蔬菜的生产基地。

(二)盐化浅色草甸土

在太原,盐化浅色草甸土主要分布汾河冲积平原一级阶地地势低洼的地区和水渠、湖泊等周围,同浅色草甸土呈复域分布。

盐化浅色草甸土,是指土体内含有多种可溶性盐分,通常全盐量在0.2-1%之间,一般作物生长不好或很难生长,自然植被主要有苦苣、盐吸、芦苇、盐蓬。这类土壤,在春秋两季,表层可看到白色的盐霜和发黑的现象,根据剖面观察,一般土壤板结,土体紧实,孔隙小,根系少,地下水位高,土壤湿度大,底土层有锈纹锈斑,心土层有米粒大小的盐结晶,理化性质同浅色草甸土。盐化浅色草甸土,一般缺苗率在10—50%之间,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一种不良土壤。

五、水稻土

水稻土是各类土壤长期种植水稻后,逐渐发育形成的一种上壤,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耕作土壤。主要分布于晋祠一带的西山洪积扇尾部以及一级阶地的局部地区。母质多为冲积-沉积物。

水稻土的形成过程和基本特性既不同于自然土壤,也与旱作土壤不同,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水稻土由于水耕、旱耕熟化过程的交替进行,因而土壤水热状况发生季节性变化,土壤中的物质迁移,转化也随水稻生长季节而异。在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表面长期淹水,水稻土发育过程主要在嫌气条件下进行,所有土壤剖面都具有淹育层段,渗育层段、潴育层段和潜育层段等不同的发育层次和构型。土壤一般呈灰黑色,无结构,心土有极为明显的锈纹锈斑。该土壤肥沃,养分含量高。

六、盐土

盐土是指土体中含有多种可溶性盐分,全盐量在1%以上,一般作物不能生长,只有盐生植物和耐盐强的植物生长的土壤。它量小面积成斑块状,零星分布于清徐、小店的柳杜、吴村、西温庄等平川乡镇的地势低洼的交接洼地,河流两岸和湖泊等周围的地区,它往往同草甸土呈复域存在,太原的盐土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这类土壤地下水位高,通常为1—1.5米,地下水矿化度一般为17—22g/L。表土聚盐,地表有显著的盐霜和盐结皮,土壤冷湿,土体板结,紧实,该土分布区地力贫瘠,多为荒地,生长一些耐盐植被,如盐吸、碱蓬,苦苣、隐花草等。母质为冲积沉积物。